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處理群眾抗爭事件應保持行政中立,柔性處理,避免引發流血衝突。

處理群眾抗爭事件應保持行政中立,柔性處理,避免引發流血衝突。

李孟澤   2014/09/30

看到以下外國警察處理群眾抗爭事件,警察與抗議民眾相互體諒的溫馨感人畫面值得我們深思。
警察在處理群眾抗爭事件時若能保持行政中立,與民眾互相體諒彼此的立場,警察了解民主國家人人有權表達不同意見的權利,民眾認同警察維持社會秩序是在保護善良百姓的做法,各自做自己該做的事,不要針鋒相對,傷害彼此,此種溫相感人的畫面才有可能出現。
台灣的抗爭事件常見警察與民眾互相叫罵,加上媒體加油添醋大肆渲染之下,警民對立嚴重,處理群眾抗爭到最後在不得不驅散群眾時往往引發流血衝突。
社會要能更加祥和,則民眾與警察均應互相體諒,畢 竟,沒有警察維持社會秩序,抗爭事件到最後將演變成暴民橫行街頭,反而模糊了抗爭的正當訴求;但警察也應體認民主國家個人表達訴求的權利,給予適度表達的 機會與空間,避免惡言相向,指責抗爭民眾為暴民,並適度延長解散的時間,擴大解散的空間與路線,柔性勸導處理,適時反映訴求,使能和平解散,避免動用強制 力驅散引發衝突。
政治與警察無關,抗政的原因也與警察無關,警察保持中立,只做維持秩序的事。但執政者若不妥善回應抗爭訴求,只會動用警察鎮壓,到最後倒楣的還是警察與抗爭民眾。
一再上演的抗爭戲碼告訴我們,歹戲拖棚,抗爭到最後民眾已分不清到底是要抗議抗爭對象還是抗議警察的武力鎮壓,警察到最後也搞不清楚他們只是在維持秩序,還是在維護被抗爭對象的權益。處理抗爭事件若出現這種混淆對象的局面最後往往以武力強行鎮壓驅離收場。
建議警察與抗爭群眾應好好建立共識,警察應建立其國家警察行政中立的形象,並非御用的工具。警察應讓抗爭眾盡量表達訴求,民主的事還是用民主方式解決為宜。民眾也應該尊重警察維持社會秩序、避免社會因抗爭陷入動亂的職責與義務,雙方取得平衡點以減少彼此的暴力衝突。
另外,切記,千萬不要意氣用事,講些沒建設性、諷刺的話,例如,說抗爭民眾是一群暴民,若不離開將動用水肥車、強力鎮壓、開槍掃射、動用軍隊強行鎮壓、格殺勿論等等過激的言論,以免激化對立。群眾是盲目的,群眾的情緒就如同野獸一樣容易暴躁易怒,只有理性對話、民主方式處理才能化解彼此的對立。警察若能適度同情抗爭民眾的訴求,抗爭民眾會將警察劃歸他們 那一國,如此就不會任意對警察暴力相向。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讀心術可以防止恐怖攻擊

讀心術可以防止恐怖攻擊

翻譯:李孟澤  2014/07/26


來自伊利諾斯州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和學生進行一項實驗證實可以通過讀心術來防止恐怖攻擊。

學生計畫攻擊而研究者透過監測他們的大腦皮層 P300 腦波以獲得關於攻擊的資訊。這些腦波在有意義的將與犯罪相關的資料送給一個人時發生。實驗資料雖然是假的,然而科學家們認為他們的技術將能夠防止真正的攻擊。

在研究當中,研究人員將電擊貼附到學生的頭皮上,並在電腦顯示器上隨機顯示如波士頓、 休斯頓、 紐約、 芝加哥和鳳凰城等城市的名稱。研究人員發現幾乎每次當出現學生們打算攻擊位置的城市名稱時都會引起最大的 P300 腦波反應。

根據西北大學的溫伯格藝術和科學學院 Northwestern's Weinberg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心理學教授 J.彼得 · 羅森菲爾德表示,科學團隊可以辨識出10/12 的恐怖分子。此外,研究團隊並設法辨識出 20/30 與犯罪有關的詳細資訊。羅森菲爾德教授表示,經由測試發現預測潛伏知識有高達83%的準確性,這表示我們可以透過複雜的通訊協定達到辯識未來恐怖活動之目的。

註:腦波偵測可以發現恐怖分子,當然也可以發現其他犯罪,台灣心理研究人員可以朝這方面發展。






Source: http://www.infoniac.com/science/researchers-use-mind-reading-technology-to-prevent-terrorist-attacks.html


Researchers Use Mind-Reading Technology to Prevent Terrorist Attacks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from th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 Illinois decided to carry out an experiment that would demonstrat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prevent terrorist attacks by reading the people's minds.
The students planned the attack and the researchers were able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the attack by monitoring their P300 brain waves, which represents brief electrical patterns in the cortex. These waves take place when meaningful data is presented to a person with "guilty knowledge." In the experiment the data was a mock planned attacked. However, scientists consider that their technology will be able to help prevent a real attack.
During the study, researchers attached to the scalps of the students electrodes and showed them on a computer monitor the names of cities such as Boston, Houston, New York, Chicago and Phoenix. The cities were presented randomly. Researchers found that in nearly every case, the name of the location that the students planned to attack evoked the largest P300 responses.
According to J. Peter Rosenfeld,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in Northwestern's Weinberg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the team of scientists was able to spot 10 out of 12 terrorists. In addition, they managed to identify 20 out of 30 crime-related details, informs Gizmag.
"The test was 83 percent accurate in predicting concealed knowledge, suggesting that our complex protocol could identify future terrorist activity," he said.

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可防止槍戰爆炸聲並放大微細聲音的電子耳塞

可防止槍戰爆炸聲並放大微細聲音的電子耳塞

翻譯:李孟澤




傳統耳塞塞住耳朵聲音就會變小,雖然可以防止聽到巨大聲響,但對於重要聲音也會有所遺漏。

音特美公司最近推出兩種新式的電子耳塞可防止槍戰爆炸聲並放大微細聲音,其中一種特別為執法人員設計。

音特美的 EB-LE 耳塞可穿制服共同配戴,全天候提供 360 度的情境感知,在槍戰中切換到雜訊消除前,可以放大聲音達五倍。

當妥善塞在耳朵,音特美的 EB-LE 耳塞不會晃動非常牢靠。耳塞也提供了一種雙模式切換 ;第一種模式允許自我調整聽覺和對爆炸聲的保護,同時增強聽力;另一種模式提供爆炸聲保護和聽力增強。

此外音特美公司的 GunSport PRO 電子耳塞專為獵人和體育射擊者設計,當沒有背景雜音時為自然聽例,而當鄰近有車輛、 機械或槍聲等連續巨響或時候則開啟逐漸保護模式。

此外,音特美的 GunSport PRO 電子耳塞為獵人和體育射擊遊戲,它允許自然聽到的時候沒有背景雜音目前和逐漸保護從連續巨響從車輛、 機械或從附近射擊的槍聲。播動開關,可提高聽力,放大聲音偵測距離達五倍。



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破窗理論」與「病魚理論」

「破窗理論」與「病魚理論」
作者:李孟澤


美國Stanford大學心理學家辛巴杜(Philip Zimbardo)曾於1969年在美國加州做過這樣一項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一輛停在比較雜亂的街區,一輛停在中產階級社區。他把停在雜亂街區的那一輛的車牌摘掉,頂棚打開,結果一天之內就被人偷走了。而擺在中產階級社區的那一輛過了一個星期也安然無恙。後來,辛巴杜用鐵錘把擺在中產階級社區的這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車子就不見了。
威爾森(James Q. Wilson)和凱林(George L. Kelling)兩位犯罪學學者依循這項試驗,於1982年提出了「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破窗理論主張,若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未得到及時維修,路人便會認為這個地區是沒人關心,某些人受到暗示破壞沒人管就會開始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於是從這棟大樓開始擴散到其他鄰近街道。久而久之破窗戶就會愈來愈多,而這些破窗戶帶給人造成一種失序的無力感。
破窗理論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對於損害、失序視若無睹、放任的後果遠比其本身所造成的損害更大,終究導致無法控制的後果。破窗理論其實是暗示我們,若有一個窗戶破了便要趕緊把它修好,以免其他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會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人亂丟垃圾沒人管,很快的也會有人接二連三的群起「效法」。
本人基於破窗理論另外提出一個理論稱之為「病魚理論」(Sick Fish Theory)。觀察魚缸裡的魚,如果一條魚健康活潑,沒有別的魚會欺負他,可是只要這條魚一生病,體力不支,游不動,別的魚馬上就會來攻擊它,咬他的尾巴,如果這條魚被咬了一口,別的魚會過來咬另一口,讓它死得更快。因此要讓別的魚不攻擊你,最好的方法不是去攻擊其他魚,而是「保持健康活潑」。
校園及機關團體內常有霸凌等不良行為發生,病魚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團體中不健康、病態的行為會引來更多的不健康與病態行為。防止發生不良行為必須將病態的行為立即消除,讓每個人都隨時處在「健康」的行為狀態下,以避免引來更多的劣質模仿,造成更多的問題。單一的霸凌事件等不良行為若不立即制止,將會讓團體內的人覺得欺負別人或有不良行為並不會有事,導致群起仿效,以致產生更多的霸凌等不良行為! 只要能夠立即懲處不良分子,杜絕不良行為,隨時將團體中個人行為保持在穩定的健康狀態下,則團體中的霸凌等不良行為將很難存在!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設置弗格森任務指揮所的五項提醒

設置弗格森任務指揮所的五項提醒

作者:Joel F. Shults

翻譯:李孟澤  2014/08/24



防處上千名手持磚塊和燃燒瓶等危險物品在周邊遊走的抗議群眾,僅靠交通錐、黃色膠帶,和單一的處理單位並無法確保數百名協助處理弗格森騷亂的警車和人員安全。
伴隨著催淚彈發射的爆炸聲和頭頂直升機呼嘯而過的隆隆巨響,現場指揮官下達加緊前線控制措施的指令。擁有適當的設備和人力,員警才能夠保持外線的運作,驅逐暴徒,並避免發生上百暴民推翻焚燒警車的情況。
成功的建立任務指揮所對於任務的執行至關重要,但沒有一個空間可以完全應付所有可能遇到的挑戰並具有全部指揮功能的需求。弗格森指揮官選擇運用具備許多停車位和空間的戶外購物中心停車場建立其任務指揮所,但仍應考慮下列五項因素。

1.備援計畫
僅訂定一緊急應變計畫,即便是如同2001年紐約世貿中心倒塌案之類具有良好裝備和建築安全維護的應變計畫仍嫌不足,備援B計畫的訂定仍不可或缺。
基於快速處理事件之考量,任務指揮所的設置位置經常過於靠近暴動事件地點。弗格森任務指揮所開設於離暴動事件極短的距離,其目的在於提供迅速反制的時間,但實際上設置地點應僅量距暴動地點遠一點以策安全。
請在仔細考慮所有選項之後再做出決定,避免在情況急迫下倉促做出設置任務指揮所位置的決定。並一定要訂定「B計畫,以便在需要時變更任務指揮所的設置地點。

2. 空間
基於警車、多個移動式前進指揮所和特種車輛停放之需求,任務指揮所設置空間必須增加一英畝以上的面積,以利距離佛格森一小時車程的北聖路易士縣支援部隊抵達之後停放所需。
隨著周邊局勢的發展,當前線的需求明顯增加時,任務指揮所的設備防護也必須同時增強。敏感性物資在回程前通常都會存放在庫房或經看守的防護區,因此短期的設備存放空間也必須加強維護,以防遭人破壞。
任務指揮所若遭人破壞,何種物資容易遭受攻擊,以及任務指揮所中諸如牧師、醫護人員,以及在記者區的記者等手無寸鐵的人員之安全防護空間是否經過妥善規劃等均應事先審視。不要誤認為像救災之類的友善任務就可避免遭人攻擊破壞。

3.防禦性
當前即便是以天然災害或公共事件等慈善目的成立的任務指揮所,對於反對者和恐怖主義團體而言仍然是潛在的攻擊目標。在任何已知的員警等人員集合處所上均應妥善做好安全維護規劃。人員和實體屏障等均應妥善規劃以加強防護。
入口處應和任務指揮所決策核心處所保持夠遠的距離,以便能有充分的時間反制具不良企圖的團體、個人或車輛的騷擾,進入管制區者均需接受身分查證。
周遭環境管制任務經常讓不想惹惱重要人物進出的管制人員感到困惱。但是若要保證絕對萬全就無法讓進出過於方便,管制人員的使命應該非常清楚並絕對服從指揮體系。查驗身分十分麻煩,因此,管制人員若能有管制區內所有人員的名冊將有利於勤務的執行。另外,安排制高點監控整個區域可提供有效的早期預警系統。

4.通信
大多數單位在無線電通訊上均處理得很好。聖路易士縣的「防暴頻道」可提供支援部隊有效且良好的通訊。然而當更多的單位加入後,部分單位人員可能會遺漏某些通訊信息。向新支援的單位報告其所負責的區域和可資運用的資源可減少混亂。
員警離開本轄之前事先給予現場相關訊息有利於支援部隊到達現場時掌握現場狀況,提高效率。部分支援弗格森任務的單位人員抵達現場時才驚訝的發現任務現場缺乏重要的個人防護裝備。

5.休息
處理事件就像暴風雨後的清掃,應該要有可預期的合理運作週期,但此項規畫在弗格森任務中卻付之闕如。
提供休息區以供執勤人員休息,便於同仁之間相互照應。提供撥打私人電話的安靜空間等相關設施可以減緩紓解員警面臨艱鉅任務時的心理壓力與疲憊。
選擇任務指揮所設置的位置往往是一項重大的考驗,因為首先回報現場狀況的處理員警經常會直接選擇在暴動事件快速發展的地點作為該事件的指揮中心。

※作者介紹
Joel Shults負責Shults諮詢公司,提供街頭執法任務訓練課程。他在科羅拉多亞當斯州立大學警察局局長任內退休。在其30年的職業生涯中,曾經擔任過學校講師、員警牧師、副研究員、副驗屍官、社區公共關係警官、大學教授,和警察局長等制服員警和刑事司法教育人員等多種工作。
Shults 獲得密蘇里大學教育領導與政策分析博士學位。並獲得中密蘇里大學公共服務管理碩士學位與刑事司法管理學士學位。他曾在美國陸軍憲兵和刑事調查局等單位服務過。 Shults在全國五十多個警察機關做觀察研究,並曾在包括科羅拉多州在內等許多諮詢委員會擔任執法員警標準與訓練委員會之專家。






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警察學科測驗線上模擬試題

警察學科測驗線上模擬試題



警察如何做好出庭的最佳準備

警察如何做好出庭的最佳準備

不管是誰發問,都要抱持著平靜、誠實、尊重、開放、坦率的態度來回答,如此就算面對尖銳的質問,您也能讓人信服。

作者:Val Van Brocklin (曾任阿拉斯加檢察官)
翻譯:李孟澤  2014/09/20



執法人員必須瞭解在街頭執法中,致勝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不幸的是,律師往往忽略員警致勝態度的重要性。我看過太多律師們所寫的和辦理的,主題為「在法庭上生存」或「如何在交叉質問中生存」的書和訓練。抱持著此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這是給辯方律師打擊您的機會。在法庭上的目標,就像您在街頭上執法一樣,是要打贏官司,而不僅僅只是讓您存活下來。

要贏得什麼?
法庭致勝的態度是重要關鍵,但要贏得什麼呢? 當我在法庭作證訓練課程當中問這個問題時,學員們最常見的回答是─「定罪!」。
在我與執法人員將近30年的合作當中,我知道警察一直都試圖協助檢察官讓嫌犯在法庭上定罪。警察想協助檢察官將嫌犯定罪,卻又不想「傷害」這個案件,但您的態度絕對會影響到您做證的方式。
員警急著想將嫌犯定罪的態度明顯偏袒陪審團或法官,可是當員警的態度出現偏袒情形時,您認為這對案件的起訴和定罪會是一種幫助或者傷害呢? 當員警作證出現偏袒情形時,立場就已經不是公正的了。

法庭致勝的定義
警察在法庭上致勝的定義為:無論是刑事或民事案件訴訟,陪審團或法官到最後都一定要相信警察。
但是當一名老練的辯方律師猛烈攻擊、破壞您的公信力時,想將嫌犯定罪將變得困難重重,因為辯方律師知道如果能夠提高大家對執法公信力的懷疑,整起案件的可信度也會隨之為人所質疑。

陪審員如何確定案件的可信度
大多數專家均一致認為,人際溝通是由說話內容與說話方式及肢體語言加以判斷的。
經常為人所引用的研究分析大多數人覺得重要的三種溝通要點:
說話的內容:演說的實際內容—7
說話的方式:語調、音調變化、音高、音量放大- 38
非語言的肢體語言:說話時的肢體動作 - 55
證人要親自出庭作證而不是只提供書面資料讓陪審團檢閱,原因之一是陪審團可以親自看到證人與員警之間的溝通對話,尤其是當員警被質詢時。陪審團說明資料中要求陪審員應考慮證人的態度、行為以決定證人證詞的可信度。
大家可能會爭論上述所佔要點的百分比要多少才正確,警察應該會瞭解此種概念,因為警察通常更依賴人際間的互動回答方式和非語言的肢體動作。出於討論的目的,我將使用上面的百分比。

大多數的證人準備工作都是錯的
分析溝通對於法官或陪審員是否相信案情以及您是否已經做好公信力保衛上具有重大影響。
他人是否相信您說的話取決於您說出事實真相的方式。但大多數檢察官並不會事先好好告訴您相關案情細節與問題,以便讓您做好出庭準備。如果您在審判前能與檢察官開會討論,您就會花時間研究在法庭上要怎麼說明以力求完美,如此您會有百分之7的可信度。但相反的,這也說明了為何一名想表達客觀事實的員警為何會被老練的辯方律師用手段給破壞公信力,降低其可信度。
不過有個好消息,這說明了為何在這百分之7的可信度上,雖然老實的員警在法庭上犯了一些錯誤,陪審團卻仍然選擇相信員警。因此您無須過度煩惱無法完美無缺的向陪審團說明以取得信賴。
那麼,如何才能讓提升您溝通上最後兩個要件的可信度呢?

一切都是態度引起的
您的態度決定您作證時候顯露出的肢體語言,如果您的防禦心很強,不管說什麼,您都會顯露出防禦性的肢體動作。而什麼樣的人會充滿防禦性呢? 那就是做賊心虛的人,陪審團將會看到您一付充滿敵意、怒氣沖沖的樣子。尚未進法庭前請先自我檢視何種態度在法庭上是失態的。

如何提高證人證詞的可信度 ?
一致性:陪審員會觀察您說明的內容是否與您說明的方式和您不說話時的肢體語言動作相吻合。
尊重的態度:證人應對訴訟程序和法官、律師、陪審員等其他人表示尊重,不要語帶譏諷的評論或說明。如果坐在觀眾席,也要仔細聽其他證人的證詞。

不要顯露出傲慢的態度
表現出傲慢的態度表明了證人根本就不想聆聽或尊重別人的想法與意見,只會認為自己最重要,無視於他人的存在。陪審員比較相信能夠用對等、明智的態度對待別人的成熟證人。

出庭前先做準備
請逐一詢問和回答最重要的問題,建立您法庭致勝的態度,並思考如何才能成為一個令人相信的人,不管是誰發問均抱持著平靜、真誠、尊重、開放、坦率的態度,如此您將可贏得法庭對質時大家對您的信賴,提高您的可信度。


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

辯方律師板倒警察的5種方法(以及因應之道)

辯方律師板倒警察的5種方法(以及因應之道)
作者:Val Van Brocklin (曾任阿拉斯加檢察官)
翻譯:李孟澤   2014/9/19



雖然警察可能會對辯方律師無義務在為其客戶辯護時陳述事實感到沮喪,但值得安慰的是,警察是有辦法擊敗律師,讓他們無法板倒您的。
想在法庭攻防上獲勝,您必須先瞭解辯方律師的職責。辯方律師代表被告客戶的權益,不論被告犯了什麼最,都要讓被告有機會脫罪。當員警知道律師並無義務說出事實真相時可能會感到震驚,不過雖然律師無說出事實真相的義務,但我們卻有辦法限制辯方律師,因為律師不能偽造、變造證據或教唆證人說謊
在美國對韋德訴訟案(1967年)中,美國最高法院法官表示:不要怪辯方律師,辯方律師沒有義務說出事實真相。 ......如果律師讓證人感到混淆,不管用什麼方法,是真是假,讓證人無法確定或產生猶豫,這都是律師進行法庭攻防的正當程序」。
為何最高法院會准許辯方律師透過攻擊證人真實的證詞來推翻事實真相?因為,也是在韋德案中法官所說:「這是為保護無辜者,避免發生誤判,國家允許律師隱瞞事實以保護客戶,而讓國家自行找尋證據,這使得國家追訴犯罪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無視於律師是否知道事實的真相。」

以下是辯方律師讓客戶脫罪的五種常見的策略,以及因應之道。
1.除被告以外,對每個人都加以檢驗。
只因您的警察身分,辯方律師較其他控方證人會對您的公信力進行更多的攻擊。律師知道,如果他們能破壞您的公信力,將能令法官或陪審團懷疑整起案件的可信度(參考馬克·富爾曼,Mark Fuhrman案)。
辯方律師希望對您加以檢驗,以便讓陪審團對真正需要檢驗的被告分心。律師不會想花時間來驗證證據,因為驗證證據只會證明其客戶是有罪的。
在您開庭那天,將一根QTIP棉花棒放在您的口袋裡。如果您覺得自己在法庭交叉攻防上將成為防禦的一方,壓一下QTIP棉花棒提醒自己:無須自己一人承受此事
Quit  不要
Taking  承受
It      此事
Personally  自己一人

您要以禪宗的最高境界出神入化的運用此法,不要讓自己一人處於挨打局面。如果您覺得自己處處受到攻擊,您將會出現防禦的本能反應,而什麼樣的人會出現防禦的本能反應呢?那就是有罪的人。
您如果讓辯方律師隨心所欲的來攻擊您,陪審團將會看到您成為眾矢之的。因此,您必須讓辯方律師沒機會來攻擊您,避免自己處於挨打的局面。


2.員警訓練不當
辯方律師通常會以似乎公正的立場來詢問員警在警校 (或其他機構)是否有接受相關訓練。其實際目的卻是想指責員警以欺詐方式未能確實遵照規定執勤,因為員警必需接受專業的特殊訓練才能正確反應處置,以模糊誠實作證的焦點。
請妥適準備說明您有接受專業訓練來處理此事,依據法庭規定的程序與範圍詳細的提出相關訓練資料。

3.要求以「是」或「不是」來回答需要加以解釋的問題。
交叉對質主要包括引導性問題,引導性問題之目的在於讓證人無法自由發言作證,限制確認或否認問題描述的回答。例如:「請問警官,您忘記先擦掉塑膠袋上的指紋,是不是?
辯方律師想防止陪審團聽到事實的相關細節說明,即使辯方律師插入單純對錯式問題來引導您回答,您也要完全誠實的提供相關細節。向法官表明,您無法以辯方律師要求的方式回答,因為如此將會誤導陪審團或違背您忠實作證的誓言。
請您等待法庭下達指示再回答,如果法庭支持辯方律師,請告知辯方律師您無法以他要求的方式回答,因為如此將會誤導陪審團或違背您忠實作證的誓言。如果辯方律師還是堅持要您依他的方式回答問題,將會清楚顯示他有誤導陪審團審判的意圖。

4.誤導大眾認為員警有偏見、品操欠佳。
如果您白天沒上班,出席法庭時卻有領取額外津貼,那您就要對這個問題有所準備。
「警官,請問您每次來開庭都有領取津貼,是不是?」。辯方律師這樣問的目的是想塑造您收取不正當利益的負面形象。您可以回答:因為您白天必須出庭,所以晚上才能工作,但不論判決結果如何,您所領的薪水都是一樣。

5.反覆問相同的問題
辯方律師通常會重複問相同的問題,只是內容稍作改變。他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員警所說的證詞有不一致或相互矛盾情形發生。
如果法官不反對 (法官可能有很好的理由支持您,例如覺得您幹得很好,且陪審團對辯方律師感到失望。),請認真聽辯方律師問題並恭敬地說:「我想我已經回答過您這個問題了。」
顯示尊重是很重要的,如此可以防止辯方律師對您做人格謀殺。此外,表現出尊重的態度可以提高您在陪審團心目中的可信度。

抱持著制勝的心態是打贏官司的關鍵
審視您的報告,與檢察官會面研商準備,並記住,您不是被告。接受辯方律師只是在做他自己該做的事情的立場,另外,記住QTIP,不要一人承擔。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2014年美國執法人員因公死亡統計 (統計至2014/9/17)

2014年美國執法人員因公死亡統計




2014年執法人員因公死亡 
2014年9月17日與2013年9月17日比較


2014年
2013 %變動
總死亡人數 86 72 19%
與槍支有關的 37 22 + 68%
交通相關 30 29 + 3%
其他原因 19 21 -10%

註:統計數字比較2014年9月17日與2013年9月17日 總死亡人數


2014年死亡人數以州統計

加州 9
德州 6
紐約 5
喬治亞 4
印第安納州 4
佛羅里達州 4
弗吉尼亞州 4
新澤西 3
俄克拉何馬州 3
阿拉斯加 2
亞利桑那州 2
路易斯安那州 2
馬薩諸塞州 2
內布拉斯加州 2
內華達州 2
賓夕法尼亞 2
田納西州 2
阿拉巴馬州 1
阿肯色州 1
科羅拉多​​州 1
伊利諾伊州 1
堪薩斯州 1
肯塔基州 1
密歇根州 1
明尼蘇達州 1
密西西比 1
蒙大拿 1
新罕布什爾州 1
北卡羅萊納州 1
俄亥俄州 1
俄勒岡州 1
南卡羅來納州 1
猶他州 1
華盛頓 1
威斯康辛 1
聯邦機構:5
軍事:1
美國領土:4

注:所有數據均為初步結果,可隨時更改。